柯文哲上直播親吐 找「黃國昌當法務部長」12日網紅「館長」陳之漢找柯文哲上直播節目,談到司法相關問題會如何處置,柯文哲直接回應,「最快的方法找黃國昌來當法務部長就好了
新北地檢署表示,5月26日至6月7日間,陸續完成後續提告7名告訴人的筆錄、採集7名幼童毛髮檢體並送至調查局鑑定,期間與調查局聯繫檢驗時程、驗尿報告數值意義等事項,希望盡速完成檢驗,以利釐清案情。5月17日向新北地方法院聲請搜索票獲准,5月18日指揮司法警察搜索幼兒園等處所,查獲監視器主機、錄影紀錄、餵藥單等文件,並詢、訊問趙姓被告。
5月22至26日間,完成後續提告告訴人的筆錄、採集5名幼童毛髮檢體,並請員警親送毛髮檢體及函文至法務部調查局鑑定、調閱相關人的醫療及用藥紀錄。新北某私立幼兒園疑似有老師餵食幼童不明藥物,8名幼童血檢驗出含微量苯巴比妥,引發社會高度關注,5月15日新北地檢署獲報後,目前還未釐清藥物來源,有媒體人批評檢方偷懶,新北地檢署強調絕無拖延,另外,針對有媒體報導,檢方沒有查獲老師下藥證據,新北地檢署也澄清,嚴守偵查不公開原則,從未對外表示「未查獲下藥證據」等內容。經專案小組勘驗監視器錄影畫面,詢、訊問相關證人,蒐集相關證據,多次開會討論研商,6月7日再向法院聲請搜索票,警方6月8日發動第二波行動,搜索幼兒園園長、其餘幼保員的住所,以及幼兒園等9個處所,並查扣文書紀錄、手機與電磁紀錄等證物,另通知8名被告到案說明,6月9日起迄今持續為詢、訊問告訴人及幼童,採集幼童檢體,發函相關機關,聯繫鑑定機構等偵查作為,積極釐清案情中新北地檢署今(14)日發布新聞稿說明調查時序,在5月15日接獲司法警察報告幼兒園人員涉嫌餵食幼童不明藥物案件後,就組成專案小組並指揮警方積極偵辦,隔天5月16日隨即訊問3名告訴人家長及2名幼童。新北某私立幼兒園疑似有老師餵食幼童不明藥物,8名幼童血檢驗出含微量苯巴比妥,引發社會高度關注,5月15日新北地檢署獲報後,目前還未釐清藥物來源,有媒體人批評檢方偷懶,新北地檢署強調絕無拖延,另外,針對有媒體報導,檢方沒有查獲老師下藥證據,新北地檢署也澄清,嚴守偵查不公開原則,從未對外表示「未查獲下藥證據」等內容。
新北地檢署表示,5月26日至6月7日間,陸續完成後續提告7名告訴人的筆錄、採集7名幼童毛髮檢體並送至調查局鑑定,期間與調查局聯繫檢驗時程、驗尿報告數值意義等事項,希望盡速完成檢驗,以利釐清案情。新北地檢署強調,檢察官站在保護幼童安全的立場,以公正、客觀、科學的態度積極偵辦、蒐集相關證據,盡速釐清案情,勿枉勿縱,除部分假日沒有對外偵查作為外,每日都有實質的偵查進行,外界指稱檢察官偷懶、故意拖延等語,絕非事實。小男嬰額頭上瘀傷清晰可見,往下看下巴、嘴角,甚至是屁股翻開來看,都青一塊、紫一塊,疑似遭到育嬰中心保母不當照顧,家長看了好氣、好心疼,一個月花1萬6,標榜24小時的照顧,結果自己的寶貝卻受到傷害。
圖/台視新聞製圖時間回推到去年6月,這名小男嬰滿月,爸爸、媽媽因為工作繁忙把他送到台南中西區一家婦產科附設的 育嬰中心,沒想到去年底開始,他的臉頰開始出現輕微瘀青,直到今年2、3月屁股、大腿也陸續出現瘀痕,最誇張的一次出現在4月中旬,臉部幾乎都有傷勢,家長忍不住帶孩子就醫,果然發現不對勁。保母疑強餵食、施虐 若照顧不當最高罰60萬6月底前將召開會議,要是認定不當照顧,將對保母開出最高60萬元罰緩,院方則是不願多作回應,希望達成和解。」稱是孩子自己去撞嬰兒床。經過醫院驗傷認定,小男嬰臉部瘀青、活動力差,懷疑可能是被動粗對待,男嬰爸爸指控,「診所撇清責任,保母也說他沒有動手。
家長無法接受這樣的說法,於是報案,調閱監視器後發現,托嬰中心的保母長期以來有暴力對待的行為。整件事曝了光,社會局獲報立刻展開調查,意外發現這家婦產科附設育嬰中心,根本沒依法立案。
※未經判決確定者,應推定為無罪台南/黃富祺、陳佩淳、王秀成責任編輯/陳盈真。但如今心頭肉受到傷害,家長恐怕說什麼都要替兒子討回公道。寶寶身上不明傷痕 育嬰中心稱「自己玩撞到」事件經過。醫院驗傷認定男嬰傷勢。
相片跟資料也會送給委員會,男嬰父母們也有做提告。一名小男嬰從去年12月開始,臉部、大腿時常有瘀青,而且傷痕越來越多,家長詢問婦產科育嬰中心,人員說是寶寶自已撞到的。台南市社會局局長盧禹璁表示,針對非法托嬰的方面,已經立刻裁罰6萬塊。圖/台視新聞1歲嬰「臉瘀青、活動力差」 育嬰中心竟未立案警方獲報調閱監視器後真相大白,男嬰爸爸說,保母單手直接推孩子的額頭,撂倒在嬰兒床。
社會局獲報後表示,要是不當照顧屬實,將對保母裁罰最高60萬罰鍰若有違反法規情勢,除依法裁處,也要求各園限期改善完成,亦視園務違規項目請輔導團入園輔導,對於屢次違規的幼兒園,情節重大者得以廢止設立許可。
第六,成立專案專責辦公室,依據每位家長及幼兒的需求及實際情況不同,新北市率先六都成立專案辦公室,採一對一專人服務模式辦理,由專業輔導員組成,尊重家長需求、彙整建議、提供諮詢。第四,將訂定監視器管理具體作法,新北教育局會針對全市幼兒園監視器管理訂定「新北市政府所屬各級學校暨教保服務機構監視錄影系統管理具體作法」,監視器同時列入到園稽查重點項目,每季查核200園,檢視各園監視器保存天數是否符合14日、是否依規定有指派專人負責管理、操作及維修等事項。
第五,全面免費提供全市幼生健康與心理諮詢,新北衛生局將安排「市立土城醫院」、「亞東醫院」及「市立聯合醫院」、「部立臺北醫院」、「雙和醫院」、「淡水馬偕醫院」、「汐止國泰醫院」及「台北慈濟醫院」專案提供免費醫療諮詢、抽血、驗尿、心理諮詢等醫療服務,可撥打醫院專線,由專人與家長確認兒童狀態、提供快速就醫綠色通道,並為兒童申辦免掛號費與診察費相關流程。第三,新北市府將推出全國首創陽光正向宣講團,在全市園長主任會議,要求園所務必落實正向管教,並以陽光正向宣講團種子教師透過分區宣講,強化幼教人員專業意識與情緒控管,每年高達1,000人次參與。第二,編訂園務行政管理手冊,新北市府表示,將創全國之先編製「新北市幼兒園園務管理參考手冊」電子書,含括行政、保育、教學及總務四大面向,提供各項園務管理資料與範例,建立園務經營各項標準化流程,藉以提升行政效能及教保服務品質。新北幼兒園疑似餵藥案持續延燒,引發家長憂心,對於幼兒園的照護信任也蒙上陰影,新北市府表示,將強力稽查幼兒園園務管理,包括查核各園託藥規定、託藥同意書及託藥單,並抽查各園監視器,每季查核200園。疑似餵藥案爆發後,新北市府為讓家長安心,祭出6項強化幼兒安全防護行政作為,第一,將強力稽查幼兒園園務管理,由教育局結合衛生局、消防局及工務局,全面清查全市幼兒園,督導幼兒園園務管理,並將託藥機制列入重點查核項目,強力查核各園「託藥規定、託藥同意書及託藥單」,同時抽查各園監視器,確保各園教保服務人員務必落實託藥制度若有違反法規情勢,除依法裁處,也要求各園限期改善完成,亦視園務違規項目請輔導團入園輔導,對於屢次違規的幼兒園,情節重大者得以廢止設立許可。
第六,成立專案專責辦公室,依據每位家長及幼兒的需求及實際情況不同,新北市率先六都成立專案辦公室,採一對一專人服務模式辦理,由專業輔導員組成,尊重家長需求、彙整建議、提供諮詢。第四,將訂定監視器管理具體作法,新北教育局會針對全市幼兒園監視器管理訂定「新北市政府所屬各級學校暨教保服務機構監視錄影系統管理具體作法」,監視器同時列入到園稽查重點項目,每季查核200園,檢視各園監視器保存天數是否符合14日、是否依規定有指派專人負責管理、操作及維修等事項。
第五,全面免費提供全市幼生健康與心理諮詢,新北衛生局將安排「市立土城醫院」、「亞東醫院」及「市立聯合醫院」、「部立臺北醫院」、「雙和醫院」、「淡水馬偕醫院」、「汐止國泰醫院」及「台北慈濟醫院」專案提供免費醫療諮詢、抽血、驗尿、心理諮詢等醫療服務,可撥打醫院專線,由專人與家長確認兒童狀態、提供快速就醫綠色通道,並為兒童申辦免掛號費與診察費相關流程。新北幼兒園疑似餵藥案持續延燒,引發家長憂心,對於幼兒園的照護信任也蒙上陰影,新北市府表示,將強力稽查幼兒園園務管理,包括查核各園託藥規定、託藥同意書及託藥單,並抽查各園監視器,每季查核200園。
疑似餵藥案爆發後,新北市府為讓家長安心,祭出6項強化幼兒安全防護行政作為,第一,將強力稽查幼兒園園務管理,由教育局結合衛生局、消防局及工務局,全面清查全市幼兒園,督導幼兒園園務管理,並將託藥機制列入重點查核項目,強力查核各園「託藥規定、託藥同意書及託藥單」,同時抽查各園監視器,確保各園教保服務人員務必落實託藥制度。第二,編訂園務行政管理手冊,新北市府表示,將創全國之先編製「新北市幼兒園園務管理參考手冊」電子書,含括行政、保育、教學及總務四大面向,提供各項園務管理資料與範例,建立園務經營各項標準化流程,藉以提升行政效能及教保服務品質。
第三,新北市府將推出全國首創陽光正向宣講團,在全市園長主任會議,要求園所務必落實正向管教,並以陽光正向宣講團種子教師透過分區宣講,強化幼教人員專業意識與情緒控管,每年高達1,000人次參與建議進入冷氣房,還是要穿上薄外套,防止血管突然收縮,避免冷氣病上身。冷氣病主要是因為氣血無法循環到腦部,造成頭痛噁心症狀。時間一長,也讓傅先生出現頭痛、頭暈症狀。
中醫師提醒,長期下來,還要小心會有代謝機能障礙。氣血無法循環腦部常頭痛肩痠恐是「冷氣病」外送員大熱天進到冷氣開很強的餐廳取餐,領完餐後,接著要在30度以上的高溫下騎車外送。
不少外送員,都有類似困擾,就醫後才發現,是得了俗稱的「冷氣病」。另外,有自律神經失調的病人,一遇到氣溫變化太大,還會引起交感神經 興奮,更不舒服。
長期影響「代謝機能障礙」其實這種病,叫做「冷氣機症候群」,在中醫來講,就是所謂的「陰暑」。其實像是久坐辦公室的上班族,也很容易出現。
也有人開始出現頭痛、頭暈,以及肩頸痠痛的症狀,就醫才發現是「冷氣病」上身。傅先生指出,「因為曬得太久很熱,頭就會有點暈眩,然後再到冷氣房,這樣冷熱交錯的時候,通常會不太舒服」。其實這種「冷氣機症候群」,在中醫裡叫作「陰暑」,不同於中暑是用高熱表現。新光醫院家醫科醫師柳朋馳指出,老人家或者是小朋友,因為在體溫調節相對比較慢,可能就會造成一整天都有這樣不適的感覺。
還可能會導致頭痛、失眠,尤其是平常沒有運動習慣、有心臟病史的人,冷氣病會更明顯。炎炎夏日,不少外送員都要經常從室外高溫環境,進出冷氣房。
中醫師周宗翰表示,突然下雨然後又大太陽,外面室溫比較高的情況,突然進到室溫比較低的地方,產生的溫差就會造成冷氣病。台北/魏于恬、陳建國責任編輯/殷名慧。
3種人不適最明顯進入冷氣房建議穿薄外套而周宗翰也表示,長期如果產生冷氣病,對身體來講的話,會產生代謝機能障礙。當頻繁進出冷氣房,會導致氣血無法循環到腦部,讓身體的微血管較難擴張、收縮,就會造成頭暈噁心、手腳冰冷、容易感冒等症狀